公交巴士
漂亮的黄房子
在澳门,多元文化不是结果,而是不曾间断的过程,400年的碰撞,继续不断的融合,现在已经混合成一种难分难解的滋味。它不只体现在城市老区的东西方建筑上,而是巧妙的融入当地人的生活细节里。如果你不熟悉澳门,会觉得这座城市的生活习惯和香港十分相似,然而如果你再仔细考究,就会发现这座城市也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在新营地一家咖啡摊,摊主用华人煲药的瓦煲来煮咖啡,摊主对我说,沙煲让咖啡吸收的火力更为均匀,这样煮出来的咖啡就更为香滑。
早就申请了澳门的签证,同事们一直在策划要过去玩。之所以选择了澳门而不是通常人们会去的香港,原因有两个:一是同事中的美女C,她的男友就在澳门工作,两个人可谓是澳门通;二是澳门和香港一样,同样是免税港,虽然品牌、商店不如香港那么多,但因为葡币(澳门元)和人民币的比值几乎一样,所以买起东西来比香港还更划算了一点点。
于是,这个台风刚过的周末,我们就冒险出发了。中午起程,先从广州出发乘长途车去珠海,下车后就从拱北出境入境,进入澳门地界。
踏上这片土地,与旁边的珠海并没太大分别。不过街道突然狭窄了,房屋就旧旧的,别有一种殖民时代的味道。
乘出租去酒店,澳门的出租车起价11元,城市不大,一般20多元都能到达想去的地方了,只要别过海。司机的座位和香港一样,是在右边的,车辆都靠左行驶。
我们住的濠江酒店,刚到这里,大家觉得有点失望——门前的巷子太小了吧,而且看上去太不起眼了。不过我觉得还好,干净就可以。其实后来发现,这里到市中心的“新马路”只是一站路,还算相当方便的。
旁边的车站,澳门的气质,有点象7、80年代的香港。从旅馆后门的铁楼梯看出去的风景,这就是小巷对面的房屋,相隔不过1米。俯看这条小巷,典型的澳门人生活场景。
安顿好行李,开始出发去吃晚饭了。从旅馆到那家餐厅需要步行15分钟。充满澳门味道的小店,这样的土特产小店在澳门真的很多。
吃完饭,C的男友问,要不要去观光塔玩?所有人异口同声地说,不要……于是,第一次血拼开始了。目标是新马路。
澳门的夜景,街道。著名的澳门仁慈堂。澳门最繁华的商业区,这里永远都那么多人。邮政总局大楼,据说有100多年历史,是澳门最古老的著名建筑之一。
仁慈堂旁边的小巷,我很喜欢澳门的街道、巷子,狭窄、破旧,颜色剥落的粉墙,充满了南欧颓败而世俗的气息。仁慈堂的底楼檐廊,这幢建筑旁边的一条窄街很漂亮,旧旧的明黄色墙壁,真的有西班牙和葡萄牙街市的味道。
消夜吃完,已是晚上11点多。又坐上出租车,这一次的目的地是,赌场。
我们去的是葡京,每一层的面积并不大,装饰也不算豪华,感觉和蒙特卡罗比还是有挺大差距。但是,赌台上堆着的筹码都是大大,至少还要100或200元才能起注,让我打消了花点小钱玩一玩的念头——当然,也可以去玩角子老虎,但那些机器都安放在2楼的走道处,也没有凳子,感觉就是不起眼的小玩意,好象只有一把掏出个几万才算是进了赌场。这点跟蒙特卡罗也区别很大,那边有一个专门的大厅放了无数角子老虎机,还有舒服的吧台椅。因为当地有许多有钱的孤独老人,时常过来买上几百欧元的筹码,然后一个一个地丢进去,消磨时间。
大排档
街边小吃摊
我在葡京看到有人操一口内地某地口音,转眼间输掉20万。也看到两个上海本地人都很熟悉的滑稽戏演员,赶着去买筹码。这里不太象人间的地方,我终于一个子都没有赌。
出了饭店,捧着饱饱的肚皮,大家又强烈要求回到新马路,继续昨天晚上未完的SHOPPING大业。一路上走来,漂亮的建筑很多。
漂亮的黄房子,过街天桥,艳丽的颜色,迷离的光影。
又来到了这条街上,我非常非常喜欢这一排房子,黄墙、绿百叶门窗、绿雕花阳台栏杆。曾经如此华美,如今破败得也这样美。
镜头里塞了多少东西!房屋、晾晒的衣物、店招、商品、来往人流,如此活色生香。白天的玫瑰堂,和夜晚相比又是一番不同的景致。
SHOPPING完毕,自然又该吃了。这一顿,我们过海去了氹仔,吃那里出名的水蟹粥。这当中还出了点小故事。C是个超级路盲,虽然她已来过澳门几十上百次,可至今若没有她男友就必定迷路。下午时候,她男友有事先走,问她是否认得晚上吃饭的地方,她满口应承。结果坐上公车后,终于还是走错了线,还坐过了站,以至于最后彻底晕菜。
大家下车后,分头打了两部的士。我和Z及另一个MM坐的是后面一辆,告诉司机去买手信的那条街,跟上前面的车就行。没想到,一个转弯过后,那位极酷的女司机刷得抽出副墨镜戴上,然后嗖地拐上另一条路,顺着一个极陡的坡高速冲下去——这一下是标准的过山车感受啊。此后基本上就是游乐场时段,坐在副驾驶上的我几次在急刹车时差点把头撞上前面玻璃。急急地拉保险带,偏偏怎么也拉不出来。再看下那位狂野女司机,她压根就没戴什么保险带。联想到刚上车时,我连车门都还没关,她就直接发动汽车,飞速冲出去了。我们明白,今天遇到一位前F1选手了。
不到5分钟,这位彪悍女司机已把我们拉到目的地。另几位主的车还压根不知道在何处呢。于是坐下来欣赏氹仔的乡土风情。
人称“手信街”的地方。这条街上全都是各种卖手信的商店,也夹杂了几家餐厅。我们吃饭的地方就在这条街上。
踏上归途。买了大包小包的“钜记手信”,这是在回市区的33路公车上。完满的旅程,回来以后,周一上班时,看到有一个同事已将MSN名字改成了“经典、刺激、狂野的澳门行”,我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