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页  |  关注游啦网微博   客服一 客服二 客服三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游啦网 HKyoula
碧欧泉活氧青春2次元霜(普通)50ml
首页 -> 澳门 -> 旅游攻略 -> 澳门三部曲:赌场-教堂-老城

澳门三部曲:赌场-教堂-老城

2010-11-23  香港游啦网  编辑:jessie    我要评论(0)

一、赌城夜未眠

我们在正午时分入住澳门 Augusters Lodge,房间里一个外国男子正在蒙头大睡;深夜12点,当我们入睡的时候,男子的铺上却是空无一人。我们于是猜想,或许此刻,他正在某个赌场流连忘返、长夜未央吧。

澳门,全球四大赌城之一,汇聚的赌资金额已经超过拉斯维加斯,成为世界第一。来到澳门,不去赌上一把,似乎就不算到过澳门。不过,我们两个只会瞎看热闹的外行,最终很汗颜地一毛不拔,估计这样懂得自我克制的人才,澳门人民很有意见吧。

然而,虽然没有下赌场,却并不妨碍逛赌场。我们前前后后逛过八个大赌场,从星际到凯旋门,从永利到美高梅金,再从新葡京到老葡京,最后从新濠天地到威尼斯人,走马观花逛了个腿抽筋。这样的经历,恐怕也是很稀少的哦,哈哈。

据说澳门的赌场大大小小有几十家之多,大型赌场主要分布在澳门本岛新填海区和氹仔金光大道地区。先说说总体印象,那就两个字:奢华。其实进到赌场里,至少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没有港片中赌场的神秘和拉风,除了新葡京略显嘈杂之外,其他都还好,显出一幅上流社会衣香鬓影的模样,荷官们也是中规中矩的服务生模样,倒是没有体会到纸醉金迷、狂乱妖冶之类刺激肾上腺素的感觉。当然,奢华是一定的,各家的装修风格固然各异,金色却是绝对的主色调,一看就是有钱的主儿。除了赌区,名品店、名店街之类也是必不可少的,总之,你的荷包不在赌桌上掏空,那也一定要在名店里变瘪。

说到八大赌场,那还是各有特色的。最显奢华和高端的一家,我觉得既不是名声赫赫的新葡京,也不是占地面积最大的威尼斯人,是以resort自诩的永利。他家的吉祥树表演和喷水表演,为我们这样的纯看客提供了相当养眼的娱乐项目。在永利的名店街,我第一次看到了为LV和Cartier排长队的来自祖国大陆的先富人群,如何为资本主义奢侈品经济做出了杰出贡献,咂舌不已。

至于何鸿燊名下的新葡京,可谓大名鼎鼎,那座金光灿烂、光怪陆离的建筑,好像走在澳门本岛什么地方都能看见它,不折不扣的城市地标。不过我对新葡京的印象不算好,总觉得有些俗气似的,再加上赌客太多,气氛憋闷,真有如赶大集了。当然,人家赌王肯定是欢迎人越多越好,俗就俗吧,赚钱才是硬道理不是。新葡京的另一大看点,就是莲花走廊的珍宝展,其中最著名的当然是赌王出资购买、回赠国家的圆明园十二生肖中的马首了,就陈列于新葡京大堂正中央,可谓镇店之宝。不过我是不大明白啦,说是赠给国家了,怎么又摆在自家店里呢?这还真是得了便宜又卖乖的好事啊。

而我最喜欢的,或者说是最适合我这样看客的,还是得属澳门最大的赌场——威尼斯人。澳门的威尼斯人和拉斯维加斯的威尼斯人属同一个美国老板所有,资金雄厚,目前仍在大兴土木中。外观虽不算高调,其内部却是极尽奢华之能事,金色大厅,穹顶上的艺术壁画,璀璨的巨柱,交织出一曲金色的交响乐。

当然,威尼斯人最吸引我们的,并不是这些奢华元素,而是这里有一座十分著名的威尼斯城:马可波罗区。即使不赌,仅仅是绕着马可波罗运河走一圈,也能消耗很多时间和体力,直让人逛得精疲力竭不可。尽管明知道这只是山寨版,但是当人们在惟妙惟肖的“蓝天”下,漫步于威尼斯水城的“叹息桥”上,耳畔传来贡多拉船工悠扬的歌声,骑着独轮车的小丑呼啸而过,恐怕还是会不知不觉忘记这其实是一座建在三层楼上的微缩建筑,而头顶上飘着“白云”的“蓝天”更是让赌客和游客们沉醉其中,混不知人间岁月几何......

当我们走出威尼斯人的时候,天色已经全黑,但金光大道上威尼斯人和新濠天地依然灯火璀璨,人声鼎沸,对于光临赌场的赌客们来说,他们的“白天”正从黑夜开始。这是澳门的不夜天,赌城,夜未眠。

(赌城夜景)

二、澳门·有信

在澳门,还有一样东西,即使不比赌场更多,至少也跟赌场一样多,那就是教堂。西风东渐四百年,葡萄牙人带来的不只是葡国美食、葡式建筑、土生葡人,还有天主教。目前澳门的教会成员大约有四万余人,信众当然更多,大的教堂随便数数就有十几座。在氹仔嘉模圣母教堂前,我们还遇上两对新人在行婚礼,长长两行黑西装、白纱裙的伴郎和伴娘一起在教堂大门前合影,好像香港电视剧里的场景。其实,澳门信众最多的宗教仍然是佛教,庙宇论数量也是超过教堂的,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除了妈祖阁、观音庙等少数两个较为大型之外,澳门绝大多数庙宇都非常袖珍,与此相反,一众教堂大多巍峨高耸,堂堂而立,因此,给人的观感上,总觉得澳门随处可见的多是基督教堂。而对于我这个既非佛教徒又非基督教徒的“小信之人”来说,可能我对宗教建筑的兴趣倒要大于宗教本身,所以,在澳门,更加壮观和精美的教堂就比低调的寺庙更加吸引我了。

大三巴牌坊,这个澳门的形象标志,原本就是澳门年代最久远也最著名的一座教堂,超过四百年的历史,利玛窦和汤若望都曾在这里修习过。只不过,当年的圣保禄教堂现在已经被大火焚毁得只剩下前壁了,但它仍然成为了澳门世界遗产历史城区的形象代言,恐怕每个到过澳门的游客都不会忘记留下这么一张澳门的标准照吧。名为“牌坊”,其实它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风格建筑,拥有十分精美的四层石刻浮雕,其华美程度远超其他教堂,简直可以算是澳门现存建筑中最“欧洲”最漂亮的一面墙壁了。

(大三巴的柱子)

就无神论者而言,进庙拜佛,进教堂拜圣父圣子圣灵,其实都只是一种猎奇心作祟。但是,偶尔也会机缘巧合,感受到某种触动。比如,在大三巴地下纳骨堂,狭窄而高耸的井状空间里,忽然响起男声极其优美的唱诗时,还是有那么一点点意识飞升的感觉。我想,教堂建筑一般都是高大的空间,或许就是为了让唱诗在这样的空旷中显得更加空灵,让善男信女们仰望高远的天顶,从而体会灵魂出窍之况味吧。

在大三巴,我们遇到了教会的义工在宣教,都是一些年轻的少男少女们。开始说是填一张表就可以领取一本圣经,可是接着又要跟着教会成员念一段祷告词才行。我和enyaya都是冲着免费圣经而去的,填了表,也跟小女生义工表达了对天主教的兴趣,但却还是在祷告词前败下阵来。我好像无论如何也念不出来,对万能的主表示虔诚和顺服。马太福音书里说,“你们小信的人哪,为什么胆怯,为什么疑惑”,可是面对要把自己全部心灵交出去的“信”,我恐怕自己还是做不到“大信”,而要我在获信之前,就强装顺服去念那些奉献灵魂的祷告词,这也会使我害羞。我要信了才能祷告,小女生要我们祷告了就会去信,于是,一番争论最终就演变成了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无聊话题。圣经没有到手,可是想想自己终于还是顽强地抵抗住了一场思想进攻,竟有几分沾沾自喜。其实,念几句祷告无关紧要,但是别人一旦想要在我的“头脑鸡窝”里下蛋,我总好像会特别的敏感和戒备。或许,尚且无缘的吧,而这也没必要强求。

于是,还是去看建筑。现存的教堂里,板樟堂前地的玫瑰圣母堂名气最大,游客也最多,整天川流不息的。其实老城区的教堂还有很多,而且规模都不逊于玫瑰堂,却没有多少游人。相比起来,我更喜欢这些安静的教堂,可以更好地慢慢看慢慢体会。比如几条小巷之外的主教座堂就已远离喧嚣的游人,我们清晨去的时候,正碰上早祷告,教堂里播放着不知名语言的布道词,非常温柔和缓的声音,虽然听不懂,慢慢听了一会儿,倒觉得具有音乐般的美感。

澳门的教堂除了大三巴牌坊之外,建筑风格都比较简约,其色泽更是葡萄牙式的娇艳,粉红、粉绿、粉黄这些比较少女的颜色,似乎很少运用于西欧各国的教堂建筑中,但在澳门,遍地皆是,比如嫩黄色的圣若瑟堂、粉绿色的圣奥斯定教堂、奶白色的仁慈堂,在庄重中显出一派妩媚来。

东望洋山是澳门半岛的最高峰,上面有座圣母雪地殿。但是我们没有时间去了,因为我们把光阴贡献给了西望洋山,那座澳门的信仰之山。其实,也不是刻意要去的,不过是走过了龙嵩正街,走过了妈阁斜巷,吹过了西湾和南湾的海风,精疲力竭之时,忽然看到一座高高的教堂钟楼,那就是西望洋山-主教山了。拎着走酸了的腿脚,慢慢爬上山头,教堂关着门,钟楼也没有敲响钟声,可是也没有气馁。在这样的山上,俯瞰脚下的澳门老城、南湾湖的海水、高楼林立的新填海区,视线跟随跨海大桥,向氹仔延伸,向天与海交界的地方延伸,远远的,意外造成了一种繁华褪尽、置身世外的感觉,这样就陶醉了也可。

(西望洋山上有圣母守护)

最后一个微雨的早晨,我们去拜访基督教墓地。墓地位处东方基金会一侧,经过圣安东尼教堂和马礼逊小教堂,下到墓地,四合里空无一人,这是闹市中的一方净土,草地和石棺、石碑上的青苔在微雨润泽下显得格外清幽,此情此景有点似游潭柘寺时参观上下塔林,虽是墓地,却无阴森之感,反而心境宁和。不同的宗教,死后要去的天堂也不一样,但面对死亡都是寻求一种解脱,佛教讲“涅槃”,讲“往生”,基督讲“尘归尘,土归土”,我不知道哪个更超脱哪个更豁达。但在澳门,当你在赌场里感觉到不安的时候,再到教堂来忏悔,最后来墓地体会“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的感觉,想必会是一种奇妙的心路历程吧。

三、我更爱你岁月沧桑的容颜

葡京路和友谊大马路,就这样把澳门半岛分成了两块,那边是新填海区,有豪华的五星级酒店和无数人狂迷的赌场,一切都是新的,一派光怪陆离、气象万千的派头,这边是老城区,顶着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头,一径安然地在时间的长河里自顾自地黯淡下去。可是,就像迎面走向杜拉斯的那个男人所说,世人多爱你暂新的靓丽,但相比那些繁华,我更爱你现在备受岁月摧残的容颜。

又有人说,与隔海那个光鲜的国际大都市相比,澳门就像个灰扑扑的乡下小城。我还没有去过香港,我把这个春节的光阴送给了这座小小的城。

我们投宿在约翰四世大马路某栋大厦四楼的“八月者”,这是一家德国慈善机构支持的南亚人开设的背包客栈,在这个拥挤的春节提供给我们一个栖身的所在。非常简陋的民居,深掩在穷街陋巷里,可是楼下就是大名鼎鼎的“玛嘉烈”,穿出小巷,殷皇子马路与约翰四世大马路的交口,有我见过的最美丽可爱的十字路口。不是那种动辄几十上百米的孤岛式的大路口,而是小小的,不过十几米的却分成了三段,行人过马路,好像一个有趣的游戏,路边立着黑色的灯柱、粉红的花、鲜红的邮筒、绿色的路障,并不是多么美丽的景观,可是就是觉得很舒服。我多次观察这个路口,想弄明白为什么会觉得她如此的美,后来想起陈冠中在《建筑师的社会责任》里提到过城市的肌理,他批评北京的城市建设“都是宽的路,没有生活感的街”,那么澳门老城就是恰恰相反,全都是生活的气息。

当然,此刻是春节,像我们这样蜂拥而来的游人,打破了老城的安详。议事厅前地应景地搭建了花灯,热热闹闹的,可是我很不喜欢,那些纸糊的花灯,总是过于喧闹,挡住了广场地面上那本来很有特色的波浪纹面,还有从民政总署二楼会议室的长窗前俯瞰广场的视线。于是只有在清晨8点,旅行社的人潮过关之前,才可以真正欣赏到别致的波浪纹地面,在润泽的水汽中仿佛真的波动起来似的。

其实,这个春节的澳门就像2009年春节的鼓浪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只要不是只顾着在大三巴前留下一张标准照就算是到此一游,那我们完全可以在老城密如蛛网的小巷和斜街间寻找到真正的澳门感觉。这并不需要费多少脚力,比如,离开大三巴前拍照的人潮吧,几十米外,就是空无一人的美丽的“恋爱巷”,不长的一条巷弄,沿着山势缓缓向上,一头连着正名亚美打利庇卢大马路的“新马路”,另一尽头的阶梯上就是大三巴牌坊的侧影,而两侧,是颜色娇艳的南欧风格建筑,想象着如果是在阳光明媚的午后,一定是一派活泼泼的地中海风情吧。而我们在澳门的这两日,是一年中最冷的两天。天空中即使没有飘着极细的雨丝,空气里也总是氤氲着几缕潮湿,它驱散了游人如织中的一点郁燥,润泽了这些明艳的彩色房子,也意外地晕染出一种湿漉漉的性感。

(寂静的恋爱巷)

老城是一个密度很大的区域,在几条大马路之间,分布了数不清的小巷小弄。也许因为依山势而建的缘故,这里从来没有棋盘式的路线,却有着各种各样姿态的“斜街”与“斜巷”,这些巷弄有着有趣的名字,比如“十月初五街”,十分中国的名字其实纪念的是葡国的民主革命,比如“烂鬼街”,其实与闹鬼没有一点关系。穿行在这些寂静的有趣的小巷,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细雨的缘故,竟想起了戴望舒的《雨巷》,干净而寂寞,一时有点时空错乱的感觉。小巷都是极窄小的,却还行着巴士,如果说城市的肌理,那么这些巷弄就该是城市的毛细血管吧,是它们,滋润了澳门最深处的生机与活力。

从民政总署旁的龙嵩正街出发,经过岗顶前地,经过亚婆井前地,经过妈阁斜街,这条一直延伸到海边的小街,也许是最值得用脚步来丈量的澳门肌理。细细长长的巷道,曲曲折折的转弯,上上下下的缓坡,还有两侧密密匝匝的老建筑,不时飘出的食物香气,如此安详而沉静的市井生活。与鼓浪屿那些结满飞来榕的废墟不同,这里的老街老巷老屋子,虽然有些破败了,但至今还是活生生的,这感觉有点似我们那个城市改造前的宽窄巷子,让我们的脚步不自觉放缓再放缓,也让我们的心渐渐地渐渐地沉静。

登上主教山,俯瞰脚下的澳门。新葡京、美高梅金等城市坐标赫赫在目,而那些刚刚走过的小巷和斜街,已隐没在城市的阴影中。但正因为有它,我们才可以漫步在雨后清新的空气里,而不是永远血拼在孤岛般的娱乐城和商业大厦里,我们才可以触摸到澳门沉沉跳动的脉搏。为这,我们感谢老城。

(小巷)

分享文章到:
已有0条评论,浏览数2876,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香港攻略
购物
美食
旅游